以专业为桨,以仁心为帆。在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屈光科,4位女性医护人员用不同的方式书写她们的“追光”启示录。从医生、护士到验光师,她们用专业与温度,在毫米之间的“视觉战场”默默耕耘,在生命的长河里摆渡光明。在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,我们走近这群“追光者”,聆听她们如何以温柔之手,帮助患者重获清晰视界。
陈杰芳
方寸间刻写八年匠心
身份:医生 工龄:8年
今年,是陈杰芳在眼科领域耕耘的第八年。作为一名屈光科医生,她的热爱源于对这门学科的好奇。“觉得很神奇,几十秒就能矫正视力,薄薄的镜片竟能矫正一千多度的近视。”她说。
初出茅庐时,也有患者对她的能力产生质疑,但陈杰芳选择淡然一笑,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。她坚信,年轻不是劣势,而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优势。成长过程中,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总院长王立严谨的作风和对“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好的疗效”的执着追求,深深影响了陈杰芳。她将这句话奉为圭臬,并视其为学习的榜样。
从业已八年,但回忆起第一次见证患者术后摘镜的瞬间,陈杰芳仍难掩激动地说:“术前患者还戴着厚重的眼镜,术后就能看得很清楚。”在众多患者中,一位近视高达2000度的患者让她印象深刻。患者因近视严重,视野受限,生活备受困扰。通过手术虽未能完全摘镜,但他实现了正常看东西,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。这种改变深深触动了她,也坚定了她在屈光科深耕的决心。
而在临床工作中,她也常常被患者术后的喜悦所感染。“我自己就是近视手术的受益者,所以能感同身受。”陈杰芳说,“看到患者开心,我也开心,因为喜悦是会传染的。”
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,如今陈杰芳和同事们不仅追求让患者“看得到”,更致力于让他们“看得清,看得舒服”。为此,她们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,力求精准与个性化的完美结合。“未来,我也会以专业和热情继续为患者护航。”她说。
张喜意
以精诚守护清晰视界
身份:医生 工龄:7年
“屈光科是一个充满科技魅力的领域。”张喜意说。起初,她因对医生这个职业有兴趣而选择了医学,后来又被精细、高科技的眼科所吸引,致力于耕耘方寸之地。
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张喜意明白,眼科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,还需要医生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细致入微的操作能力。“我们在眼睛上动刀子,不允许有任何一点差错。”她坦言,这份工作虽然压力大,但每当看到患者重获清晰视力的那一刻,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。
屈光科的工作有淡旺季,寒暑假、国庆等节假日往往人满为患。“忙起来的时候,经常一天都停不下来。”张喜意表示,她曾经历过从早上8点看诊到下午2点,用5分钟匆匆吃完午饭后,又继续工作到傍晚6点。尽管如此,她依然乐在其中:“虽然很累很忙,但能帮助患者,给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,我也很开心,很有成就感。”
张喜意特别提到了一位超高度近视的年轻女性患者。“她刚来时看起来很苍老,因为眼睛看不清也无法工作,生活艰难。”经过ICL晶体植入术后,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,精气神焕然一新,还找到了工作。“那一刻,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,也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念。”她说。
在她看来,医生不仅是技术人员,也是一名服务者。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,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科研。目前,她正努力在科研方面发力,希望为屈光科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余小丹
做患者的“心灵扶手”
身份:护士 工龄:8年
“护士是医生的眼睛,更是患者的扶手。”余小丹作为屈光科的护士,患者前来就诊多是她第一个接待。如何当好科室“门面”?余小丹有自己的想法:认真、细心、耐心、负责。
日常,她需要承担起前台接待、抽血、泪道冲洗、术前洗眼等工作,手术日和周末总是特别忙碌。与此同时,当所有患者离开后,余小丹还要整理表格、完成收尾工作,经常是科室最晚走的那批人。
尽管工作繁重,她始终保持着对职业的热爱与责任感。但要说丝毫没有动摇,那也是假的。“在面对患者不理解时,有时心中会有所动摇,然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。”余小丹说,每当看到患者成功摘镜后恢复视力的喜悦,内心又会被深深触动,这也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在部分人眼中,护士的工作没有技术性。实则不然,泪道冲洗、术前洗眼等每一项操作,都蕴含着技巧。“泪道特别小,比针眼大不了多少,患者一紧张往往难以完成操作,这不仅要求我们技术过硬,还要善于安抚患者情绪。”余小丹坦言,一开始她也曾害怕,但通过不断历练,如今已能熟练应对。
与此同时,她也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。患者紧张时,她耐心疏导;患者需要帮助时,她伸出援手。而在日常工作中,她的学习与提升从未停止,始终保持对专业技能的追求,力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。她说:“护士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,更是患者心灵的守护者。”这份职业带给她的不仅是成就感,更是一种使命感。
周秀娟
坚守验光台20年
身份:验光师 工龄:20年
在医院里,人们通常会关注医生、护士,很少有人会把目光放在验光师身上。周秀娟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“光明使者”。20年来,她脚踏实地、认真负责,用专业和耐心为患者服务。
周秀娟的日常是为患者进行术前检查、验光以及术后复查,工作繁重而细致。在有限的时间里,她需要完成20多项术前检查,并出具结果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。“上午通常是最忙的时候,有时一早上就要接待二三十名患者。”她说。
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,让周秀娟在工作中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帮助。她曾遇到一位高度近视的患者,因自卑和担心手术效果而惴惴不安。周秀娟耐心地与她沟通,科普手术原理,帮助她重拾信心。“术后回院复查时,这位患者神采奕奕,不仅觉得自己变美了,还因视力恢复而欣喜不已。”
这样的案例让周秀娟深感欣慰,也更加坚定了她在工作中识别患者隐藏需求、制定个性化方案的信念。无论多忙,她都全身心投入工作,始终保持专业和耐心,用温暖的微笑和细致的态度安抚每一位患者的焦虑。
对职业的热爱,是周秀娟坚持20年的动力。她深知,许多年轻人摘镜是为了实现梦想——当兵、上大学,或是追求更好的生活。她为自己能帮助他们圆梦而感到由衷的开心。她的认真和努力也深深感染了家人,她的孩子也十分了解妈妈对于工作的专注,表示会以她为榜样,立志好好学习。
Copyright © 2004-2019 Aier EYE Hospital Group. 备案编号:粤ICP备19150855号 |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 粤(J)广(2023)第05-15-030号